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8号),自2022年3月18日起生效。
新措施强调法律责任,严格调查违法行为,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欺诈、用人单位和支出单位的处罚。
从政策趋势来看,国家从未放松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随着新政策的出台,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从细节到检查都得到了加强。对企业来说,社会保障合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些红线不能碰,将承担法律责任。

本办法规定,侵犯社会保险基金的法律责任可分为三类:
一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相关法律责任。
《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社会保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社会保险法律职责,未将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务账户的,扣缴或者拒绝按时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应当丢失或者篡改支付记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等社会保险数据。个人权益记录违反社会保险处理内部控制制度和其他违反社会保险法律的行为之一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依法处罚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隐瞒、转让、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类是诈骗保险的法律责任。
《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社会保险服务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一是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工伤康复协议机构、工伤保险辅助设备配置协议机构、工伤预防项目实施单位通过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及相关报销账单等手段骗取工伤保险基金费用;
■二是培训机构通过提供虚假培训材料等手段骗取失业保险培训补贴;
■第三,其他人通过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个人通过虚构个人信息、劳动关系、伪造、变造、盗用他人证明身份的证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虚构社会保险参保条件。非法补缴、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通过虚假待遇资格认证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通过伪造或者变造个人档案、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手段非法退休,非法增加视为缴费年限,骗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通过谎报工伤事故、伪造或者变造证明材料进行工伤鉴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或者提供虚假工伤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伪造或者变造医疗资料、账单等。,或者以工伤人员的身份就医。配置辅助设备,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类是非法工伤鉴定。提前退休。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责任。
《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认定不合格人员为工伤工人或者批准提前退休,给社会保险基金造成损失的,依法处罚。从事劳动能力评估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提供虚假评估意见。诊断证明给社会保险基金造成损失的,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02
《办法》的背景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自2001年5月18日实施以来,原《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2号)对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但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根据法律行政要求,原措施不能满足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需要,迫切需要修订,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的行政监督,促进社会保险基金违法行为的调查和处罚。
考虑到原措施和当前工作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密切关注当地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工作,落实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措施,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制度奠定了基础。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福玲表示:哪些行为属于欺诈和保险欺诈,哪些行为属于玩忽职守和玩忽职守,目前还没有特别具体的定义。在社会保险法中只有几个原则描述。。各种情况明确后,将更具可操作性,提高打击效率,加强制度笼子,遏制相关违法行为。
03
企业缴纳社保七大误区!不要碰它。
1.不签合同,不交社保,不合法!
一些单位表示,公司和员工之间没有劳动关系,理由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拒绝缴纳社会保障时,可以提供证明单位与用人关系的证明。不签订合同,不仅不能避免缴纳社会保障,还要赔偿员工双倍工资。
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人之日起一个月以上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
2.试用期不缴纳社保是违法的!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人之日起30日内为其员工办理社会保障登记。因此,企业必须在试用期内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障。
3.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是违法的!
缴纳社会保障基数应根据上一年度员工的平均工资确定。不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不依法全额缴纳职工社保。
4.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无效!
员工与公司签订放弃协议无效。因为雇主和员工必须依法缴纳社会保障。因此,员工资源放弃社会保障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个人承诺无效!
5.不交社保,给社保补贴,不行!
有些单位不给员工社保,但会给员工社保补贴,这是不可取的。
6.人事档案未转移到单位不缴纳社保是违法的!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登记社会保障登记、申报、全额缴纳社会保障,而不是因不可抗力等法原因延期缴纳。
7.员工员工在月初入职或离职,单位可以不缴纳当月的社会保障费?
员工入职或者离职当月工作不满一个月的,用人单位应当为员工缴纳当月的社会保障费。但员工在同一个月内在两个单位就业的,第一个单位缴费后,第二个单位不需要按照不重复缴纳保险费的原则重复缴纳当月的社会保障费。
04
不合规缴纳社保可能面临这些风险。
纳税后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还是按最低工资缴纳社会保险?企业还有哪些风险?
考虑到成本,许多企业经常选择根据最低基数为员工支付社会保障。社会保障费用改为税收征收后,税务机关可以通过数据查询和比较多种信息。
如果发现员工工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的长期基础不一致,没有合理和合法的原因,最直接的后果是支付罚款。滞纳金;严重的,降低税收信用水平,失去优惠政策资格;如果企业计划上市,也会受到影响。
1.未缴期员工发生工伤事故的,由公司支付相关费用和罚款。
2.员工有权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并要求经济赔偿。
3.未依法足额缴纳的,企业将面临扣押、查封、拍卖等强制征收风险。

因此,用人单位未全额缴纳社会保险的,职工可以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社会保障征收机构投诉,主管部门责令用人单位纠正违法行为,甚至处以罚款。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扣押、查封。拍卖的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消社会保险费。